邵东市
- 所属地区 湖南省邵阳市
- 政府电话 0739-2887195
- 人口(万人) 91.06
- 面积(平方公里) 1768.75
- 统计年度 2018
- GDP(亿元) 430.45
-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(亿元) 25.32
-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万元) 3.3122
-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万元) 2.0903
- 特色产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00826万元,同比增长2.3%。
- 特色文化 邵东花鼓戏的表演独具艺术特
邵东市
邵东市隶属湖南省邵阳市。
一、 行政区划
邵东,湖南省辖县级市,由邵阳市代管,别名昭阳,位于邵阳市东部,地势南北崛起,中部抬升,分向东西倾斜;总面积为1768.75平方千米
邵东主要矿藏有石膏、煤、铅、锌、锰、铁。320国道、S315省道、潭邵高速、衡邵高速、娄邵铁路、洛湛铁路和怀衡铁路穿境而过。名胜古迹有昭阳候城遗址、佘湖山云霖寺、九龙岭翰墨池、明清建筑荫家堂和山塘古屋、洪桥等。
2019年7月12日,经国务院批准,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邵东县,设立县级邵东市,以原邵东县行政区域为邵东市的行政区域。
截至2019年,邵东辖4个乡、18个镇、3个街道,分别是双凤乡、周官桥乡、堡面前乡、斫𥕢乡(斫曹乡)、牛马司镇、九龙岭镇、仙槎桥镇、火厂坪镇、佘田桥镇、灵官殿镇、团山镇、砂石镇、廉桥镇、流光岭镇、流泽镇、魏家桥镇、野鸡坪镇、杨桥镇、水东江镇、黑田铺镇、简家陇镇、界岭镇、两市塘街道、宋家塘街道、大禾塘街道。县人民政府驻地大禾塘街道兴和大道288号。
二、 自然地理
邵东市位于邵阳市东郊,东连双峰、衡阳,南邻祁东,西接邵阳双清区,大祥区,邵阳县,北交新邵、涟源,邵东处东经 111°30′-112°05′,北纬26 °50′-27°28′之间。南北长59千米,东西宽56.7千米,截至2015年,总面积1768.75平方千米。
地形地貌
邵东市境内属湘中丘陵地带,为浸融蚀地貌。丘岗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1.18%,山地占21.69%,平原多为溪谷平原,仅占10.85%。地势南北崛起向中部倾斜,中部抬升向东西两向成阶梯式倾斜,成为境内三大水系的分水岭。邵东处雪峰山和南岭山系之间的过渡地带,境内丘岗谷地遍布,伴有低丘小平原和若干小型盆地.地势为地南北山地崛起,中部抬升向东西倾斜。
气候
邵东市域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。春多阴雨,夏暑期长,秋多干旱,冬寒期短。年日平均气温 16.6℃。年平均无霜期270天。年平均降水量1150—1350毫米。 春季时冷时暖,气温变化幅度大,多低温阴雨,间有雷雨大风,夏季暑热期长,气温高,日照多,多雷阵雨,时有干旱。秋季天气晴暖,少雨,昼夜温差大。冬季湿冷、严寒期短,间有霜雪、冰冻。
水文
邵东市境内有蒸水、邵水、测水,分别发源于石株桥、双凤、砂石,呈放射状向东、西流出县境,注入湘、资二水。
邵水曹家坝以上称桐江,古称云泉,系资江一级支流。源出双凤乡回龙峰西北岩凼里,向东北流28 3千米至棠下桥处,河宽15米,河床为泥沙,有大小支流81条,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34条。
蒸水又名草河,古称承水。发源于石株桥乡郑家冲。北流经灵官殿至佘田桥,东折经水东江,于南塘村石马湾出县境,经衡阳入湘江,属湘江一级支流。县内流域面积563.7平方千米,流程66千米,坡降1.69‰。大小支流98条,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支流20条。
测水为湘江二级支流。发源于砂石乡烟德冲,西北流经乌龙岩、砂石注流光岭水库,再折东北往双江桥,于香花树出县境,入湄水。县境内流域面积351 7平方千米,流程26 3千米,坡降2.24‰,有大小支流42条,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12条。
自然资源
植物资源
邵东市境内被子植物有杨、柳、杨梅、栗、榆、无花果、柘、构、油桐、泡桐、千年桐、珙桐、黄柏、臭椿;裸子植物有银杏、杉、水杉、柳杉、池杉、落羽杉、马尾松、火炬松、湿地松、华山松、金钱松、黑松、雪松、侧柏、圆柏、竹柏、樱罗柏;蕨类植物有卷柏、节节草、海金沙、蕨、贯众、浮萍、水龙骨、狗脊等;菌类植物有木耳、地耳、牛肝菌、伞把菌、茯苓、青头菌、草菇、雁鹅菌、花菌、石灰菌等。
植物资源
邵东市境内哺乳类有貉、猬、狸(香狸、果狸)、八麂、谣、豺、狐狸、水獭、豪猪、黄鼬、穿山甲数量少:鼠(山鼠、田鼠、家鼠)、兔、蝙蝠,遍布境内;鸟类有喜鹊、大杜鹃、乌鸦、雉(山雉、竹雉)、鹌鹑等;两栖类有黑斑蛙、虎纹蛙、金钱蛙、饰纹蛙、棘胸蛙、蟾蜍;爬行类有乌龟、鳖、水赤链、火赤链、乌梢。
矿产资源
邵东市境内资源丰富,矿产以煤、石膏为主,已探明煤储量4000万吨,石膏储量3.2亿吨左右,煤和石膏储量均居全省前列。还有锰、铅、锌、铀、铁、硅砂、重晶石、塑性粘土,石灰石等。
1. 人口
截至2018年底,邵东市户籍总人口为134.19万人,常住人口91.06万人,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7.35万人,女性43.71万人;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.538‰,人口死亡率5.165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.373‰。全年常住人口中:城镇人口50.91万人,城镇化率达55.91%。 [1] 邵东有蒙古族、回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满族、侗族、瑶族、白族、土家族、哈尼族、傣族、黎族、畲族、高山族、水族、纳西族、土族、撒拉族、仡佬族、锡伯族、阿昌族、羌族、塔吉克族、京族等民族分布,汉族占总人口的99.8%。
2. 面积
总面积为1768.75平方千米
三、 经济发展
1. GDP及财政收入:
综合
经济总量稳步增长。初步核算,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0.45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%。其中: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7966万元,増长1.9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53683万元,增长11.7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22838万元,增长12.9%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全县人均GDP为46661元。
产业结构逐步优化。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2.1:46.8:41.1调整为9.9:47.7:42.4,二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逐步优化,产业空间进一步深化拓展。
2. 产业状况
农业农村
农业生产健康发展。2018年度,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00826万元,同比增长2.3%。其中:农业481101万元,增长1.1%;林业40411万元,增长4.0%;牧业145801万元,增长4.7%;渔业44406万元,增长2.1%;农林牧渔服务业25477万元,增长11.8%。生猪生产总体平稳,生猪出栏83.3万头,存栏53.69万头,能繁母猪5.75万头,农业“三顶帽子”工程顺利通过省市验收。美丽乡村魅力绽放。全县拆除旧房1.5万间,申报复垦土地1450亩,建成3个省级、15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,杨桥清水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
工业和建筑业
工业经济转型升级。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524119万元,比上年增长18.4%,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728060万元,增长11.4%,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2家。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完成1854万元,增长4.94%,股份制企业完成1670387万元,增长12.93%。工业产品销售产值7488607万元,增长18.5%,销售率99.5%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引进中药控股晶博光电、红大阳集团等一批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新兴产业,签订招商协议17个,签约资金92亿元。
建筑业平稳发展。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59.61亿元,增长27.0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3.29万平方米,增长20.9%,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4.92万平方米,增长22.4%。
固定资产投资
投资增长较快。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22639万元,同比增长20.6%,其中产业投资增速97.6%,占比58.6%,技改投资占比26.3%,高新投资占比11.56%。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447010万元,增长13.23%,5000万以下项目投资743740万元,增长49.68%。廉桥医药制造基地、德沃普全钒液流储能创新项目加快推进,以华为电子科技园为重点的信息产业链进步完善,运升不锈钢、健泰鞋业等企业建成投产,海南海药仓储物流交易中心建成运营,星沙物流园主体竣工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获得新突破,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,杨桥高铁站、兴隆变电站、兴隆工业国污水处理厂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
市场商贸持续繁荣。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1478万元,增长13.0%。分区域看,城镇实现零售额1719694万元,增长12.9%,乡村实现零售额221785万元,增长13.7%。分行业看,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93818万元,增长14.7%,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33659万元,増长11.6%,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8595万元,增长19.5%,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5407万元,増长22.3%。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857127万元,增长32.4%,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984351万元,降低1.2%。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7家。
外经外贸形势良好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.01亿美元,增长32.59%,其中出口8.77亿美元,增长34.1%,进口2454万美元,降低5.1%。第二届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成交额达65亿元。深化与欧盟,特别是俄罗斯、印度、东南亚等地侨商的合作,大力拓展对外贸易,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68万美元,纺织、纱线、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长迅速,分别增长354%和214.2,私营企业进出口7892万美元,增长23.4%。实际利用外资0.35亿美元,增长26.7%,内资220.2亿元,增长19.12%。
交通运输邮电
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。全年实现客运量1791万人次,同比增长12.57%;旅客周转量9.22亿人公里,同比增长16.91%;货运量2775万吨,同比增长14.62%;货物周转量18.58亿吨公里,同比增长16.25%。
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。邮政业务总量1.86亿元,电信业务总量5.27亿元,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8.76万户,其中市话4.01万户,农话4.65万户;移动电话用户为934196万户;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4.47万户,通电话村的比重为100%
财政金融
财政收入平稳增长。全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5.32亿元
同比增长8.94%,其中:一般预算收入15.58亿元,同比増长7.88%:基金预算收入9.06亿元,同比增长10.49%;上划中央收入7.84亿元,増长10.61%;上划省级收入1.90亿元,增长10.93%。全县一般预算支出62.86亿元,增长3.82%。
金融信贷走势稳健。我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24169万元,比上月减少69705万元,降幅1.49%,比年初增长58734万元,增幅1.29%,去年同期比年初增加850410万元。贷款余额2400999万元,比上月增加14681万元,增幅0.62%,比年初增加169821万元,增幅7.61%,去年同期比年初增加数为478443万元。
3. 社会事业
科学技术与教育
科技创新成效明显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374个(统计笼子),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94.11亿元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4.90亿元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,专利授权513件,RD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有望达到1.5%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成为湖南省科普基地,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,其轻工行业智能装备“双创”共享平台项目成为全国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。锐科机器人获得“中国制造强国2025”十佳品质奖和行业荣誉奖,并被收录进工信部智能制造发展白皮书。
教育事业成效显著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%,毕业生升学率为100%,高中(包括职业高中)在校人数29599人,初中在校人数为50903人。投资3亿元新建扩建学校11所,新增学位11000个,补充教师850人,729个超大班额一次性“清零”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“两项督导”评估考核和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评估验收。
文化、卫生与体育
文化事业繁荣活跃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35亿元。全县艺术表演团体6个,文化馆1个,公共图书馆1个。电视练合人口盖率为80%,有线电视用户5.12万户,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.19万场次。群众文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诗歌散文精品不断涌现,全年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,首届贺绿汀音乐文化艺术节社会反响良好。档案馆1个,已开放各类档案18.61万卷。
卫生事业继续发展。全县医疗卫生机构755个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62个,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467人,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96人,注册护士1735人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1个,预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卫生技术人员79人,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,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2人。医院、卫生院拥有床位数4243张,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362张。实际参加合作医疗居民106.07万人,新型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到96.25%。
体育事业健康发展。全县体育场地110个,其中体育馆1座,游泳池11个,运动场45个。全县全面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0万人,开展全面健身项目20项,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2个。
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户籍总人口为134.19万人,常住人口91.06万人,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7.35万人,女性43.71万人;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.538‰,人口死亡率5.165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.373‰。全年常住人口中:城镇人口50.91万人,城镇化率达55.91%。
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345元,增长10.7%。其中: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22元,比上年增长10.0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3元,比上年增长10.3%。
民生投入不断加大,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。省定14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,脱贫攻坚有序推进。投入产业奖补资金1亿元,发放小额信货1800万元,带动7100多户贫困户增收,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30人,投入3亿元用于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,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73人,危房改造1465户。教育扶贫投入4274.72万元,补助贫困学生57687人次。顺利退出省定贫困村30个,脱贫10937人。发放救灾救济款646万元。年末就业劳动力34.825万人,新增就业人员20152人,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91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7%以内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.01万人,其中在岗职工5.04万人。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450元,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85元。
环境和安全生产
生态环境逐步改善。2018年,全县万元GDP能耗为0.47吨标准煤,同比降低8.2%,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.125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23.8%。整顿关闭各类污染企业88家,淘汰燃煤锅炉210个、黄标车343辆,完成人工造林3.71万亩,全年空气优良率达88.8%。
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。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起,下降60%;死亡人数3人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.00007人,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。
4. 招商引资
园区能级不断提升。经开区完成调区扩区建设规划。湘商产业园标准厂房竣工130万平方米,投产98万平方米,入驻企业188家。黑田铺印刷工业园落户企业37家。仙槎桥五金工业园15家企业主体竣工。团山打火机工业园、廉桥医药科技工业园加速建设。“1+4”工业园区彰显勃勃生机。
积极拓展“一带一路”市场,20余家企业入驻泰国湖南工业园、老挝湖南工业园,新增出口企业80家,全县有出口实绩企业增加到164家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.8亿美元,增长14.7%。
5. 交通状况
邵东城内洛湛铁路横贯东西,国道320线、S315、沪昆高速潭邵段(G60)和衡邵高速(S80)贯通全境,洛湛铁路娄邵段新建复线工程在2016年1月完成、怀邵衡铁路邵阳到邵东段四线并行、新邵东火车站在2016年1月26日开通运营。县乡公路交织成网,每100平方千米通车公路密度居邵阳各县首位,实现了村村通公路。2016年,邵东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59千米。
2017年3月,《湖南省省道网规划(修编)(2016-2030年)》正式印发,根据省规划,邵东共有新省道5条,分别是湖南s226省道、湖南s227省道、湖南s333省道、湖南s336省道、湖南s549省道。
2018年,邵东市实现客运量1791万人次,同比增长12.57%;旅客周转量9.22亿人千米,同比增长16.91%;货运量2775万吨,同比增长14.62%;货物周转量18.58亿吨千米,同比增长16.25%。
四、历史文化
邵东花鼓戏的形成由初期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发展
邵东花鼓戏
成“三小戏”,清末民初,逐渐进入“多行旦”阶段“,步入剧种形成的成熟期。
邵东花鼓戏的表演与音乐风格属东路流派,其唱腔丰富,曲牌众多,独具艺术特色,形成了以川调类、牌子类和小调类三种声腔融合一体的音乐体系,有些曲调已具板式形态。
邵东花鼓戏艺人先后继承、整理、移植和创作大小剧目300多个,邵东花鼓戏《磨豆腐》、《打鸟》、《摸泥鳅》、《炉火更旺》、《金钏会》。邵东花鼓戏为省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。
清末,邵东有资东书院、稽古书院、杨塘书院三大书院。这三大书院无疑奠定了邵东早期教育的基础,是邵东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雏形 。杨塘书院是邵东一中、邵东三中两所省示范性高中的前身,也是邵东现代教育的发源地之一
五、风景名胜
综述
邵东境内旅游资源有唐代名士申太芝所居之大云山、唐肃宗御笔钦题的佘湖山、宋濂溪周子洗墨(周敦颐)的九龙岭,昭阳候城遗址,畔塘水库烟竹岩、明代建筑群荫家堂、朋山塘古屋、洪桥、水东江长道冲千年古枫群及佘湖山古寺佛地农兴堂的希其坳等。
景点
昭阳公园
昭阳公园位于湖南省邵东城西部、沪昆高速公路邵东入口处以南。坐落于宋家塘街道办事处软塘村、麦子口村、新辅台社区地段,东临东方家居广场,南为格林春天住宅小区。公园一共占地730亩,共分为五大景观元素,主要景区包括入口引导区、文化游乐区、休闲娱乐区、植物观赏区、运动康体区等五大功能区。
贺绿汀故居
贺绿汀故居位于邵东九龙岭镇新庵堂村,南面与第四村民小组的民居相连,北距贺家老院子350米。故居围墙边有小池塘,池中水波滟潋;故居前后各有一座小山坡,山上茂林修竹,四季常青。
古奇洞十景
古奇洞位于邵东东南约15千米外的双凤乡。古奇洞有十大(过去说八景)自然景观:第一景,双龙抢宝。第二景,石船夜渡。第三景,仙石险坠。第四景,鞭石架桥。第五景,天马横江。第六景,雷祖晚照。第七景,犀牛踏石。第八景,双凤朝阳。第九景,白龙献技。第十景,高山平湖。
大云山风景区
邵东大云山是邵东海拔最高的山峰,位于邵东、衡阳、祁阳三市县交界处,坐落于邵东市东南边陲的灵官殿镇和堡面前乡交界地,俗名大牛山,别名耶姜山,又名白云峰,海拔 998.4米,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,动植物资源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95.4%,面积5万公顷。
昭阳侯国故城遗址
昭阳侯国故城遗址即位于邵东市黄陂桥乡同意村,遗址呈长方形,东西宽250米,南北长350米。四周保存有夯土城墙,城墙残长约100米,宽5至8米,高3至4米,夯层厚O.3米,四角有城楼台基。曾出土青铜剑、铁刀、方格纹陶罐、砖、瓦等物件。
六、地方特产
邵东玉竹,又名尾参。为该市原产地域产品,地理标志产品
玉竹(尾参)
,玉竹以根入药,性平味甘,具有养阴清热、生津止咳等功效。
宝庆猪血丸子,亦称血粑,是邵阳的传统食品,始于清康熙年间,民间历代相传。
黄花菜,又名萱草、金针菜、安神菜、忘忧草,为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萱草属缩根多年生草木本植物,其花蕾是中国的名特蔬菜,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。
七、荣誉称号
2019年12月28日,入选“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(市)” 、“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(市)”。
2020年2月,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。
八、联系方式
市委书记:沈志定 市长:周玉凡
市政府电话:0739-2887195,传真:0739-2721204,
电子邮箱:lbg6333@163.com。